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IB 國際文憑課程 & 台灣沒有實施雙語教育已經輸國外20年了 !!

IB 國際文憑課程 & 台灣還沒意識到實施雙語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輸國外20年了 !!


台灣的學界還沒意識到推行體制內雙語教育的急迫性已經讓台灣教育全球化輸國外20年了! 全球146個國家內 3,917 所「國際文憑世界學校」(IB World Schools) 已經導入世界知名大學認可的IB國際課程, 正幫助 120萬學子拼具備國際競爭力 , 台灣的學生還在為基測成績一, 兩分數爭得你死我活, 台灣人學富五車, 但是一出國們英語聽說立顯吃力, 立刻矮人半截, 台灣讓全國學生青春精力需耗空轉的入學方案大戰何時方休? 現在該是台灣了解 ”IB「國際文憑課程」的時候了! 為何12年國教基測、 學測、 各類考招, 免試升學方式還是無法學生和家長教改團體滿意, 問題就出在教育部門不敢正視民眾的需求! 我們要的是所有的學校都變成明星學校, 培養的下一代都是走得出國門的雙語菁英, 儘速導入IB國際文憑課程正是台灣教改的新契機!

什麼是「國際文憑課程」呢? 「國際文憑課程」全名為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 IB, 共分為「國際文憑小學課程」PYP、「國際文憑中學課程」MYP、「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或「國際文憑 職業相關的認證課程」IBCC 三階段四個部份, 每個階段學校提供六到八個「學科組別」, 由國際文憑組織(IBO) 統籌協助地方學校導入課程並到取得世界認證的資格, 而每個階段每門課的修習時數、內部外部評量給與成績等方式有彈性的規定。 IB 「國際文憑課程」可以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本土課融和, 國中、小學階段還可以用地方語言 (中文) 授課, 所以自從1968年開始實施以來, IB世界學校逐年快速增加, 目前 (2014年11月)全世界在146個國家內已經有 3,917 所「國際文憑世界學校」(IB World Schools)採用, 其中2,180 所是獲得政府資金補助 (state funded) 的體制內學校, 學生總數超過120萬, 而IBDP「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修習畢業成績得以用來申請入大學, 也就是說, 只要在本國讀完IB高中, 畢業就可以直接申請全世界75國超過 2,000所大學,被視為是通往世界大學名校的金鑰

近20年來, 歐、美地區的普通公立高中, 譬如 2007年小布希總統開始播款補助體制內學校導入IB課程;  德國更早在1986年承認「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畢業效力等同德國「高中會考」(Abitur),並於境內大城市的「古典中學」(Gymnasium) 內提供IB課程; 近來來亞洲的中國、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本地學校等都紛紛以不同和IBO 國際文憑組織的合作模式獲得政府資金補助而註冊並獲得認證加入國際文憑世界學校行列, 總而言之, 在體制內導入IB國際文憑課程, 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幼兒園所、小、中學階段 提高學生國際競爭力、使學制邁向全球化、學校課程標準化而奉為依歸的國際新潮流。

臺灣教育改革口口聲聲說要讓學生具備國際競爭力, 但是不推行雙語教育台灣人本土菁英一出國門出頭機會就少了一半, 為什麼權貴子弟都要留洋? 為何台灣那麼多家庭就為了造就小留學生甘願全家骨肉分離? 台灣的教改運動若從1994教育改革年算起, 20年來推行的包括十二年國教、自學方案、各類大學入學或招生方案實施後社會就不斷出現持反對立場的聲浪, 其基本的矛盾糾結在教育改革的種種措施打不破社會大眾對於明星學校的迷思, 而讓整個教育體系的成員在尋求「公平錄取」的噩夢裡面打轉, 望子成龍的天性, 學生改變不了明星學校的菁英崇拜, 結果是不管面對哪種考招方式家長都改變不了把子女送到「最好的高中」和「最好的大學」的心態。 而國人大眾也明白, 只要一日不破除對明星學校的迷思, 台灣的升學主義將永遠持續變形存在

所以, 如何能夠徹底打破明星學校的迷思呢? 難道是像教育部的鴕鳥心態以為不給十量尺就能打破學校排名嗎? 柯文哲說他無法理解,為什麼教育部就是不順從民意? 我們現在就來講民意, 民意就是「我自己的小孩要讀最好的學校, 所學不管在台灣在國際都被認可, 而且都可以用在職場上」, 所以, 假設台灣政府導入IB國際課程, 涵蓋幼教到高中畢業階段四種課程,, 國際認可而且世界通行的教案, 高中之前採取中英文教學, 高中全英文, 高中畢業就可以直接申請全世界75國超過2000所大學就讀, 是不是民眾就有了擠進明星學校窄門外的另類選擇? 因為學生都能依照個人升學或家庭搬遷的未來的規劃, 進入能配合的台灣體之內學校類型就讀, 讓傳統的明星高中繼續維持優良的光環負責輸送畢業生進入台灣的大專優良學府, 繼續培養本土人才, 同時政府撥款優先補助所謂「非明星學校」導入國際大學預科課程, 培育雙語人採, 負責栽培計畫高中畢業後就出國念大學的國際菁英, 是不是就可以建立雙軌制度, 藉此打亂既有的學校排名呢? 這會不會比較合乎民意呢? 

教育是百年大計, 我們也了解, 台灣要實行雙語教育、要把體制內的本土教案和IB國際文憑課程結合融和等種種思維將牽涉到國家重大政策以及社會教育思想的改變,非一蹴可幾之小事, 但是綜觀世界趨勢、全球化的衝擊下, 台灣施行雙語教育已經是遲早必行之路, 而台北市是台灣首善之都,更是應該率先開步的亞洲城市, 不可以落在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之後, 我們也相信, 柯市長是具備國際前瞻眼光、擁有世界格局、並關心台灣未來教育的偉大城市領導者, 台北市實施IB雙語以「提升學生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的教育改革目標應該就從現在開始!